戰火屠城 第2輯
世界的新秩序(二)
今天再來繼續這飄忽難測的新世界秩序規立的重大變向……
一直說《編審有話兒》的虛構推測必需要說得故事動聽,基於事實的真相才能作出大膽的假設。甚麼是事實真相?過往已經發生的歷史,便是真真正正鐵一般的佐證!
過往兩次的世界大戰不會有人懷疑美國是真正的大贏家。美國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她優越的條件,不會像英國、法國般會深深真正陷於戰爭的巨大破壞。試問又會有哪個國家會甘於遠涉重洋,派遣飛機艦隊長途拔涉去進攻這個本身就擁有科技及先進工業技術的先進大國?

一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不會、二戰相同以希特拉先發動的軸心集團亦絕不敢在開戰之初嘗試!當戰爭把所有參戰的國家國力至少消耗一半的時刻,美國才以“被動”的方式捲進旋渦,差不多早已注定她必會得到的勝利果實……
第一次大戰終結時整個歐洲已經國力耗盡,大英帝國變乎失落了所有的殖民地版圖,國庫的黃金大部份流進了美國人的口袋!

第二次世界大戰呢?美國差不多是一戰的翻版,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一刻才正式宣佈參戰。歷史相同的軌跡顯示了美國天生優越的各種條件;幾乎沒有受到破 壞的城市、工業保留了最大的生產力、黃金儲備滿盈、經濟金融活動充滿了活力!

上圖是美國的道瓊斯指數100年歷史回顧圖。美國道瓊斯指數始自1896年5月26日,指數由40.94正式開始。
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道瓊斯指數展開了她第一個黃金十年的歲月,由1920年-1930年攀升至381點的最高峰!美國不論在國力、還是經濟力量都成為全球的指揮者!
再來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再一次得到勝利的經濟實力。1939年二戰爆發,直至美國向日本投下原子彈於1945年結束,由1950年到1960年十年間,美國的經濟爬升至945點的高位!戰爭不止為美國帶來了最大的領袖權力,亦在金融、經濟締造了豐碩的成果!
英國己故首租邱吉爾曾經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說話:「永遠不要浪費一場絕好的危機」!這位二戰時期英國的前首相認為領導者可擅用“危機”提升民望、凝聚人心、團結社會!

美國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徹底!團結的不止是自己國家的民望人心社會,而是二戰後整個世界秩序的話語權!全球重建的總指揮當然落在美國人的身上。
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以美國雄厚的實力去幫助全球的重建、尤其是經濟已被戰爭消耗殆盡的歐洲各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馬歇爾計劃」由此展開,「美元」單一龐大需求更加讓美國可以肆無忌憚的無休止性的印製鈔票,製做出全球最龐大的財富!


英國、德國、法國、瑞士、瑞典、意大利、葡萄牙、荷蘭遠至冰島……整個西歐洲受惠於美元的「馬歇爾」重建計劃,這張巨大的天文數字訂單強化了美國在全球的民望、人心、團結了西歐及亞洲戰後的社會!

而新的聯合國總部設在紐約的代表性不用細說;組合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後的決策權由誰個說了算?幾乎每一個國際組織機構的成立都要取決於美國的的支持,美元等同黃金的地位直伸延至現今……
若勝方是德國及日本呢?那很簡單。德國日本既是“危機”的始作俑者,自然不會錯過危機帶來的受益,“馬歇爾計劃”必然換成了西歐的「希特拉計劃」及亞洲的「日本天皇計劃」;主導金融的貨幣自成了德國馬克及日本的Yen了!

兩次世界大戰後的「新秩序」就是由此規劃形成;很遺憾亦證明了只有無情的「戰火」,才能改寫出世界的新秩序;霸權,原來真的是經「戰火屠城」而冶煉出來的……(待續)
4.4.2022《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