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沙,真的不會掛8號風球嗎?

昨天《編審有話兒》看香港各大本地媒體報導,一致地(當然,那是全部一起轉發天文台的預稿)說納沙路徑距離香港遙遠,大家copied出的結論就是「會對香港影響不大」!

看天文台昨日發出的風暴路線圖,呵呵……那又確實離香港非常遙遠,說沒甚麼影響當然是隨便一般人的看法了!

不過……《編審有話兒》當然不會就這樣相信香港的小小天文台,於是馬上抬出世界上最先進的其中一個氣象預測電腦,瞧瞧是怎麼回事了!

一看之下……

據歐洲氣象電腦 ECMWF的預測,颱風納沙路徑雖然距離香港很遠,但由於與一股來自東北的強勁季候風影響,納沙的環流非常廣闊,而且形成一段像彗星尾巴股的長長颶風帶,令風眼雖然移向海南沿岸,但這段強勁的“尾巴”風帶,仍然橫掃香港,直到星期四晚上才正式遠離!(圖片來自 wndy.com)

這段風帶有多強勁?據電腦圖像題示,納沙中心最強點平均風速達55kt(節),按1kt=1.852公里計算,亦即約102公里!

颱風納沙電腦預測圖(Windy.com)

別忘記,這只是平均風速,陣風速度是遠遠不止,可以高於平均風力以倍數計,破壞力非常驚人!颱風中心的氣壓愈低,代表流向風眼中心的氣流變動能量愈大。陣風是一瞬間的能量,亦是颱風最具破壞的地方!

當颱風來臨的時候,陣風的風速通常是平均風速的1.5-2倍!換句話說;30kt、約46公里的平均風速,陣風就能達到超過每小時90公里!甚麼棚架倒塌、天砰倒塌,就是不穩固的物體頂不住突然一瞬間刮起的狂風!

從歐洲電腦預測計算,納沙橫掃香港的“彗星”尾巴並不弱,最強時亦達到35kt,約65公里,陣風竟然可以高達每小時139公里!比起天文台所設定的8號風球門檻:「持續風力每小時63-117公里」還要高得多啊!

正是有風必有浪,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今趟正個“遠離”香港的颱風納沙,印證一下這幾天人家歐洲氣象電腦預測的海浪高度。(圖片來自 wndy.com)

從圖像看,以每m(米)計算,納沙風尾橫行南海時,浪湧滔天,浪頭高達4m、超過12英呎的巨浪啦!

天文台從昨天的發稿「對香港影響不大」,直到今天突然又在上午掛起3號風球,還留下奈人尋味的一句話:「在午夜之前改掛8號風球機會不大」;那到底明天8號風球掛?還是不掛?

哈哈,《編審有話兒》沒資格指指點點,這只是遊戲文章,別太認真,還是留待天文台的專業人士決定好了!

17.10.2022《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 ujumpbar@scriptraymond

回主頁

補記:晚上《編審有話兒》浴海濱公園跑步,實測風力,竟看見有粗若小腿的樹幹竟被撕裂!可見風力之強……

圖為斷枝樹幹已被工人用電鋸修平,地上遺下暴風扯裂的痕跡……

另外最新新聞消息,晚上近八時,山頂道一棵大樹突然塌下,剛壓中一輛正在行駛中的新巴,弄至7名巴士乘客受傷送院,僥倖沒有人命傷亡!這真的像天文台昨天所說:「對香港影響不大嗎」?

圖片來自頭條新聞

不過大家別以為納沙逐漸離開而掉以輕心!因為東北季候風的疊加所形成的尾巴在跟著的兩天才發揮真正的威力,還是小心為妙啊!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