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來了……

10月29日晚上約11時,韓國梨泰院發生了樂極生悲、因慶祝萬聖節而導至人踩人的慘劇!暫至現時為止,暫時統計有153人死亡,其中抱括25名外國人士,103人受傷……更令人擔憂的是,通報失去聯絡竟總數共有大約3580人士!《編審有話兒》在此除向死難人士致以最深切的哀掉外,亦就傷者向 天父祈禱讓他們早日康復,祈求所有失聯人士最終平安。
奉子名求 阿門
《編審有話兒》很久以前去過韓國,但並沒有到國這個在首爾的燈紅酒綠的節日勝地。梨泰院到底大致環境如何?《編審有話兒》特地在網上Google街景瀏覽了一遍……
韓國梨泰院google街暴
香港亦曾中環的狂歡活動中發生過這樣的慘劇!1992年除夕夜,中環著名的酒吧街蘭桂芳聚集了數以萬計除夕倒數的中外人士。結果在1993年剛蒞臨的一刻,由歡樂瞬間變作人疊人的災變!結果共有21人死亡,63人受傷!
29年前蘭桂芳的慘劇與今日梨泰院有相同之處嗎?大家再看看香港蘭桂芳的街景實況……
香港中環蘭桂坊google街暴
梨泰院跟蘭桂芳甚麼最相似?都是很窄很窄的小巷。最重要的死亡類像場景就是:斜坡!斜坡!!都是斜坡!!!
人疊人意外最害易發生的首3項奪命條件:斜坡、路窄、人擠!!!
《編審有話兒》昨晚直到清晨5時才睡,就是為了不斷查看這宗驚世的意外新聞。這種意外在世界各地不時會發生。例如在2014年上海外灘相同在元旦夜發生,造成39死、49傷的跨年慶祝慘劇;2015年 9月24日麥加聖城的朝聖發生717人死亡、863人受傷的巨禍;不久前印尼在10月3日的球場人踩人事件,結果多了125人的亡靈……
香港地少人多,人口密度位居世界首3位排名。《編審有話兒》昨夜在想,若這種意外萬真的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時刻,有沒有方法能夠及時自救?
要解答這個問題,先要明白一個事實。當發生人疊人的慘劇,死難者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迅速死亡?
答案看似很簡單。「不是窒息致死嗎?」對的。死難者大部份是窒息而死。但若再想深一層,那不幸被壓在底層的受害者,到底壓在他們身體的哪個部位?頸脖位置?還是胸部位置?哪個身體部位最容易窒息致死?
「脖子」當然是我們很脆弱的地方。但由於有下顎(下巴)的保護,除非被人刻意用雙手叉著脖子,又或繩子等的死纏,否則這個部位不太容易被其它倒下的異物(包括人體)重重壓死。
其實人體有一個被重壓時非常容易造成窒息的部位,那就是在藏在自頸部以下至心臟之間、的一段短距離,胸部中央稍微偏右的位置內,藏有一條
只有約7厘米左右的大血管:「上腔靜脈」!

這短短「上腔靜脈」藏在人體正中胸骨柄的後方。當胸骨柄受重壓向後縮,連接胸骨柄橫伸的三條肋骨末端極容易壓向這段短短的上腔靜脈,截斷了由腦部及軀幹回流的血液,造成腦部因缺血而令生命在不足10秒內死亡!

另一種致死的原因當然是整個胸腔被壓死,肺部沒有容許擴張的空間而窒息;又或胸骨被壓碎,斷裂的體骼直接插入重要內臟器官而返魂無術……
多恐怖啊!那我們怎樣才能在險地中自救?
不同的專家或許有很多不同的建議,例如怎麼用雙手保護脖子啦、交叉放在前胸去爭取胸部的空間呼吸啦;也有教人被壓時採取怎樣的側著身體屈滕捲曲保護身體主要器官啦……

但意外總是在電光火石間爆發,人體雙手的反應往往並非全由自己的意識控制。這正如手部意外觸碰火源急促縮回的一刻,屬於神經性的條件反射,不由人的意識控制。
那正如有不少專家呼籲不要前往人群擠塞聚集的地方。嘿嘿……專家也許沒有把人類就是喜愛群體聚集、熱愛狂歡的基因算數在內啊!
《編審有話兒》整夜在搜集「如何自救」的資料,發覺只有其中有1項是最值得大家特別留意,有機會讓自己在危險到臨前作出預防性的準備,有機會逃還死神的到臨!那是甚麼?
必需靠邊前進!!靠著街道的左或右兩邊前進!!!
Party是要去的、狂歡也不會因此而停頓。但每當去到人群擠擁,尤其是像蘭桂坊這種有斜坊的地方。在進入擠擁前進的人群時,必需首要選擇靠著街道的左邊或右邊跟隨人群前進!
這個道理多自“多米諾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原理是當第一塊豎著的骨牌倒下,重心因應下降,重力轉化成為動能壓向第二張骨牌。一連串倒下的骨牌,重力及動能會不斷轉移及累積,因此每張倒下的骨牌,能量都比前一張骨牌大得多!
想像一下“你”是一張豎立在斜坡中央的骨牌。當大後方的某張骨牌因意外而倒下,尤其是加上了斜坡形成的重力,動能通過不斷向前倒下的骨牌轉移及累積,當到達“你”這張在中央的骨牌的時候,累積的動能已經大到不能想像……“你”這張骨牌還能生存嗎?
但若“你”這張骨牌在靠邊的位置呢?由於邊緣的位置沒有其它擠疊的骨牌,動能轉移的力量必然小於在中央的位置,那“你”的生存機會必然比中央的高了……
真的要去熱鬧,靠邊、靠邊、再靠邊是唯一有機會逃過死神的青睞!衷心祈求 天父讓災難不再重現、讓已死之靈得到救贖、讓傷者康復平安。
奉子名求 阿門
30.10.2022《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 ujumpba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