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審有話兒》估算,不出幾年,大約2025年左右,世界已變得不再5G、不再Android、不再IOS,是完全另一個時代了!
衛星通訊的年代!

大家可能沒多大留意一段在香港不算轟動的新聞:
「美加財經報導,過去兩周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互聯網計劃,已吸引了全球逾1萬名用戶,並開始在全球六個國家展開,包括澳洲、新西蘭、墨西哥、英國、美國和加拿大部分地區……」
「預訂費用為99美元,服務將在2021年中或年底開始……另需以499美元購買StarLink的路由器及衛星終端連接……」
大家感覺怎麼樣?沒大感覺?哈哈~那就真的大錯特錯了!因為現時全球的互聯網供應商都在戰戰競競,非常擔心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徹底摧毀數十年來辛辛苦苦建立的全球地下光纖網絡,一下子被StarLink全面取代,真的「沒仇報」了!
若沒法跟馬斯克的建設速度相比,還談什麼5G?6G?
星鏈互聯網計劃到底是什麼一回事?為什麼突然變成全球互聯網供應商的驚天威脅?其實大家不防看看Tesla電動車的「奇跡」……就不會太吃驚!

Tesla電動車在2016年左右開始普及的時候,誰都沒有太大的震動……只是一部「電動車」吧,又不是什麼新鮮品,中國不早就有了嗎?
Tesla的自動駕駛計劃展開,大家亦只當作是科幻電影的情節看待。Google 也不是同歩研發自動駕駛嗎?沒比Google的人工智能 AlphaGo(阿發狗)打敗中國的九段棋手柯潔特別啦!


哈哈~對,自動駕駛與AlphaGo差不多,好像仍在科幻電影的層次。到了自動駕駛真正開始普及,人們才似突然發現一個驚訝的現實:
「怎麼啦?自動駕駛竟是真的???」

這個現象可以從Tesla的股價反映出來!由2016-2018年,Tesla的股價一直在50美元上下徘徊。直到2019年尾,人們突然「恍然大悟」、在短短一年間,Tesla就上漲到818美元!

全球突然冒出了個馬斯克,突然變成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也不是驚訝他的有錢,而是驚愕他似真實地改變了世界……
StarLink星鏈計劃,正是馬克斯將會改造世界的第二個神話!!
早在2015年,馬斯克以另一間公司,SpaceX行政總裁的身份宣佈,推出一項太空高速互聯網計劃——StarLink.

哈哈~《編審有話兒》也不用詳說,因為那時根本沒什麼人理會。衛星互聯網?聽過呀……關我什麼事?
對!沒人關心什麼衛星計劃。這些科技太遙遠了,這種太高的科技聽聽就算,跟我們的現實生活一點關係也沒有。可是我們錯了!
以往發射衛星的成本很高……也不知道高到什麼程度,反正是很高!但馬斯克的SpaceX竟以一間民用的公司,突破了火箭回收的技術,令發射成本大幅下降了95%!

《編審有話兒》不知道5%的發射成本有多低……但肯定是足夠的低!因為馬斯克每次發射的衛星不是一個,而是60顆!
據非正式統計,美國現時衛星總數是593枚、俄羅斯142枚,中國是301枚。但相比馬斯克的過千枚……大家可以看見,SpaceX發射衛星是多麼的容易啊!

SpaceX的「獵鷹九號」循環火箭已經創下進出大氣層七次的紀錄!總共超過1000顆的衛星,達到 StarLink 的啟動門檻!2025年星鏈計劃的衛星將達到12000顆,整個太空網絡足夠覆蓋地球任何一個角落!
如果這個「太空網絡計劃」不是由馬斯克進行,《編審有話兒》聽完也不會相信……但事實告訴我們,馬斯克擁有回收火箭的能力、能一次發射60枚、甚至100枚的衛星……要達到12000顆的數目,沒有任何難度!
這是個真實的數字!當12000顆衛星就位,這是什麼的概念?

代表了你不管處身於非洲草原、還是在珠穆朗瑪峰攻頂;又或是在橫過大西洋的長途飛機;南極探險、北極追尋極光、甚至在海角天涯、仙山修練……一樣能高速奔馳於互聯網上!大家想想我們的GPS,只要預先下載了地圖,根本無需“網絡”便可以接收,因為“GPS”本身就是另一種網絡啊!
StarLink目的就是要套用GPS的概念。有12000顆衛星在你的頭頂上運行,還需要甚麼“5G”嗎?
回到家裡,只要放一只小小的碟形接收器放在窗口旁,只要能看到天空,一萬多顆衛星,肯定能接收訊號!再連上Router,甚麼都解決了!想想看……很多國家的衛星電視只靠一顆衛星,就能向地球上整個區域廣播了!例如「中星9號」衛星,就能傳播全國的電視節目,覆蓋中、港、台三地……更何況數量達12000的衛星網呢!


Google 在2013年啟動的LOON計劃有點相似。LOON計劃通過把一個約網球場大小的氣球,固定在6-7萬呎的高空,能覆蓋比一般地面發射塔大200倍的面積。Goog說目的為在幫助偏遠地區的人們得以享用互聯網。

要知道建設地底、海洋光纖的成本的確非常巨大啊!
但Google剛在今年一月宣佈:「由於LOON計劃未能將成本降低到使商業模式可持續的程度被終止。」
哈哈……《編審有話兒》相信LOON是籍「低成本目的」替代高昂的光纖建設試驗……眼見馬斯克的星鏈計劃真正成形,就索性取消算了!誰叫Google沒有可回收的廉價火箭呀!
我們在看StarLink傳播速率有多快之前,先說說現時的家用寬頻速率。以《編審有話兒》為例,選擇的Plan號稱1000m,實際連100m也不到!

為什麼差那麼遠?很簡單,當作是真正的「光纖入屋」,還要看看你要到的網站有多遠、有多擠!訊息雖然是以光纖傳送,但限於太多的訊息量、壓縮處理、距離等等……實質只約以光速的2/3的速度運送;再加上到達後還需要解碼……1000m餘下只有百份之十了!
5G呢?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IMT-2020規範,理想中下載速度達到20G!不過……要達到「理想」速度,必須在完全沒有遮蔽的環境、而且傳輸對象只得一個的嚴格限制下才能達到!

5G的功率比4G大,但缺點是頻率更高,穿透力弱……因此基站數目至少比現時的4G多建 2倍!Wow……建築成本好高呀!
通常有一種誤解,以為手機的移動網絡通訊全為無線輸送……錯誤的!舉例說現時所用的4G,其實只是手機與基站之間的無線傳輸,拋洋過海的部份,還是回歸到整個地下光纖網絡。總不可能由香港無線發射到美國吧?哈哈……
5G的運行亦一樣!我們現時常遇上的光纖網絡堵塞,在5G、甚至6G時代也不會有太大的分別!要更快,只有鋪設更多的光纖電纜、建設更多的中轉站……但會快得過馬斯克每次的衛星發放嗎?便宜得過回收火箭嗎?
位處於全球偏遠地區,還有百分之40的人口、約30億人口沒有互聯網服務,遑論寬頻上網!據微軟的統計,由於光纖鋪設費用高昂,美國就有高達一半人口,約1.6億人享受不到高速的互聯網務……星鏈計劃正好補塞這些因為成本高昂而做成的缺口!

根據現時正在測試的數據,StarLink已能夠提供跟光纖寬頻同樣、甚至更高水平的速率!還有一項意想不到的誘因……網絡封鎖會變得更困難,令資訊更自由地傳播!

99美元一個月貴嗎?
第一,這是美國本土的一般上網價錢,只是香港比較便宜而已!還有……這個價錢包括了衛星通訊、上網、看全球衛星頻道,加上更精確的12000衛星導航駕駛,還有甚麼做不到的?你可以在飛機上打電話、在車上駕駛邊睡個好覺、在太平洋的無人島看電視、在南極跟家裡人視訊……值得嗎?更何況愈多人使用,必定會愈來愈便宜啦!
星鏈計劃發射的衛星,在2027年會達到42000顆,會不會完全取代光纖網絡?現時尚言之過早。但必然肯定,衛星通訊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產品,而是普惠大眾的科技,有如現時GPS的民用,加速人類跨向未來!

別忘記,4G 邁向 5G需要所有基站重新建設,但衛星通訊呢?一來衛星發射、更換相對容易,二來正如Tesla汽車般,只需更新軟件,就變成全新性能的新車般一樣!
若果5G的基站建設仍大幅落後於馬斯克的衛星發射……那說不定「星鏈一出、5G收工」啊!
P.S.《編審有話兒》很早就寫過一篇有關 5G的文章,大家有興趣可以再看。「應該更換5G嗎?」
17-2-2021《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我的文章,請關注 WeMe 或 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非常感謝
- Space X 、Tesla、to Phone X ?馬斯克要創立新電話平台?
- 5G?未正式出來,已經可以收工了?(馬斯克的星球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