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的是河南水災大致情況……《編審有話兒》看了ECMWF(歐洲氣象超級電腦)的預測,這個命名為“煙花”的颱風,一直在浙江沿岸盤旋,必定會再次影響河南的災後救援,甚至再一次受到洩洪的巨威脅!
近日在網絡上有人發表了一篇讓人發人深省的文章:「當一座中國都市突然失去“互聯網”,描述了鄭州在停電、停網的災情下,民眾所倚賴生存的“電子貨幣”失去了應用的功能,全個城市,一霎那間竟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年代!

手機貨幣真的那麼“無敵天下”?
《編審有話兒》記得在很早的年代,已經要到大陸市場工作。那時香港流行的是最先進的八達通,而中國大陸的電子貨幣還是處於零交易、未開發的狀態。當時《編審有話兒》曾經心想,怎麼國內還不開發“貨幣電子化”的市場?多不方便啊!

時移勢易……香港仍處身於“八達通”的年代,這張電子小咭,還是沒能力取代這個號稱世界排名前頭的金融市場;“現金”還是不能缺少的角色!
有來自國內的朋友曾揶揄《編審有話兒》:“幹嘛香港那麼落後?還在用現金交易?”他搖幌一下手機:“看、錢都在裡面,多方便啊!”

真的很方便嗎?手機錢包有沒有買不了的東西?
哈哈,有!在國內電子支付分為靜態條碼、動態條碼兩種。較低級的“靜態條碼”,例如日常生活品、便利店就是用“靜態條碼”。由於容易被人篡改,所以有消費限額,只得每天人民常500塊的累積消費呀!夠嗎?

當然另有消費上限更高、甚至無限的“動態條碼”,分為ABC三種等級,由1000、5000至無限額消費,通過密碼、手機短信驗証、數字證書、電子簽名、指紋等不同的組合……嗚嗚,真的方便?
手機貨幣最大的考驗就在鄭州災情最嚴重的時候發生了!當整個城市停電停網,看看文章裡描述的情景……
買了菜卻付不出現金來的男子,只得掏掏腰包摸出幾支香菸給超市老闆作為交換,彷彿身處戰後的黑市
許多人干站一排共享單車旁,卻因為掃不到碼而只能絕望地搜索能否看到一台壞鎖的共享單車
當計程車司機被眾人圍繞問著「你說多少錢就多少錢,不跳表。」但司機卻也只能搖搖頭說:「你有現金嗎?微信支付寶刷不了。」

手機貨幣最大的考驗就在鄭州災情最嚴重的時候發生了!當整個城市停電停網,看看文章裡描述的情景……
作者杜強在文章裡指出,人們在冒著大雨下樓,到商店搶購糧食,卻發手機沒有任何的網絡訊號!已經養成了“家裡身上不存一分錢”的習慣,在完全沒有辦法付錢的情況下,找誰去幫忙?
這個「災情」的故事,不是用來教懂人們要存點現金以準備突然的意外,也不是告訴大家大量興建水壩的禍害,而是說文明發展到最後,代價是人類自己會遇上最大的危機!文明發展得愈快、毀滅人類的威力只會相對性的加強!
正如愛恩斯坦的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我不知道,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一定是石頭!』

今天的新冠病毒是自然演化,但誰能保證有那麼的一天,人類會製造出比新冠更厲害的病毒武器?人類不是會自我毀滅了嗎?
最終消滅人類的不一定是自然的災害、最大的機會是人類自我創造的文明!那不是因為文明的本身,而是人類沒辦法壓抑的野心。
26.7.2021《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