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假」與「真」(1)
元宇宙的無上魔法?
本來打算寫完最新台海形勢才開「元宇宙」的題目,但發覺外面真正瞭解「元宇宙」的評論鳳毛鱗角,要麼當“財演”在吹托有關「元宇宙」概念的股價,要麼就胡亂理解整個「元宇宙」的真正概念!
反正台海還沒正式開打,《編審有話兒》還是先跟大家談談真正的「元宇宙」觀念吧!在正式談「元宇宙」之前,給大家看看一套電影的片段。

這套電影在當時很著名,影片名叫「叛逆性騷擾(桃色機密),由德格拉斯、狄美摩亞主演。那個時候《編審有話兒》一看就“愛上了”這套片子,但“愛”的是上面圖片裡所顯示的未來科技,徹頭徹尾的真正「元宇宙」!
《編審有話兒》先說「元宇宙」的「假」!上面的電影畫面,已經是一齣在1994年公演的電影,足足距離今天有27年的時間啦!到現在我們還沒應用到這個27年前已經預言的「元宇宙」啦!

整整27年……多長的時間啊!當時互聯網還剛興起,《編審有話兒》還沒學會打中文字,用的是電話Modem上網,網速是多少?2.8k!2.8k是甚麼概念?1000k=1m、1000m=1G……現在用的寬頻上網普遍是100G!

當時《編審有話兒》很天真,相信很快很快“叛逆性騷擾”的未來科技畫面很快很快就會在日常生活應用……結果等了一年又一年、一年再一年……
Oh——整整過了27個年頭了!《編審有話兒》問問大家,現在等到了沒有?大家家裡有沒有這樣的「元宇宙」設備?有人說:「有啊」!VR眼鏡才不過四、五千塊錢就能買到了呀!那《編審有話兒》倒要問問大家家裡買了沒有?回答是“沒”的話,為甚不買呢?


VR眼鏡約在2016年開始起步。《編審有話兒》自1994年開始憧景「元宇宙」,好不容易等了2016年22個年頭,以為「元宇宙」當真的來了!當時VR眼鏡的出現震憾了電子科技迷的人心,報上不斷有評論現代社會進入了更高的科技維度,在虛擬的世界裡,所有人必然會樂而忘返,浸沉在一個疑幻疑真的世界裡,到達到人類的最高夢想:每個人擁有最漂亮的外表、變化萬千的場地、最奇幻的色彩……
沒有人願意回到殘酷的現實,甚至有精神科專家發出警告,虛幻與現實的錯亂,會讓人沉醉脫離現實,甚至會產生精神錯亂……
哈哈,2016年到現在,又整整5年過去了!VR眼鏡並沒有大行其道,根本就不算普及!到了2021年的今天,VR眼鏡被加上了一個嶄新的名詞「元宇宙」再次重臨,鋪天蓋地宣傳2016已經說過的一套,重張旗鼓「元宇宙」的來臨!

假的!《編審有話兒》卻再也不相信這重覆的“鬼話”了!
我們真的太天真了!「元宇宙」三個字變成了一個大圈套,只要再次吹得全球熱火朝天,任何與「元宇宙」有關概念的所有產業都能在全球套出大錢!Facebook、Google、twitter、Youtube、Titok、微信各龍頭科技自然直接受惠,晶片、遊戲開發、VR+音訊產品股價炒得直上!根本沒有人理會「元宇宙」這個概念其實已經炒過了27個年頭,還沒有任何辦法克服最重要的技術困難!
沉浸!!!
「沉浸」是甚麼?沉浸絕非指單純的視覺,而是整個身體四肢的真實體驗呀!在VR眼鏡騙過視覺之後,身體各部位的交互將變得極其重要,交互最關鍵的在於符合人本能和自然的動作,當 VR 設備和內容結合的時候,移動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嘿嘿……試問大家「元宇宙」除了視覺,如何解決在虛擬世界的身體動作?雙手的觸感?還有最重要的雙腿的移動?矇著眼睛怎麼樣可以在虛擬世界中走動?難道在「元宇宙」裡,每個人都是雙腳殘障的嗎?

電影“叛逆性騷擾”畫面中的“行走自如”當然是不真實的動作,不然人早就從那個小小的圓台摔下來了!《編審有話兒》家裡不大,多走幾步就肯定撞上傢具牆壁了!

要實現在「元宇宙」中真正走動不是沒有辦法,那需要使用特別的設備「VR步行機」用固定的支架把使用者的身體圍住,才不擔心身體亂撞倒東西受傷、或從走步器摔下來! 多少錢?

盛惠9萬6千7百60元人民幣!這麼奢侈的消費,那是普通人消費得起嗎?沒有?當場景移動而身體沒法同步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感覺到這種不真實的協調錯誤,會變得觸覺紊亂,因而出現暈眩嘔吐的徵像,嚴重的還會昏倒!

那不走動成不成?成!有KOL在網上說,「元宇宙」可厲害了!開會一流,每個人以不同的Avatar(阿凡達)形像示人,經由電腦虛擬出來的身體不會像現時的視頻通訊軟件般經常“卡”,因為是電腦程式預早設定的嘛,自然會非常流暢啊!

加上開會的場地千變萬化,想多宏偉就有多宏偉,每個參予者既能享受開會的全新體驗,又能像真實的會議有人與人之間的身體語言互動,例如“細細聲俯身同隔籬傾密計……”

《編審有話兒》不奇怪這位不太懂電腦KOL的說話。他不明白現在視訊會議的「卡頓」主要受網絡流量擠塞的影響。其實以VR傳送沒有延時的影像,VR視頻播放的速度比所有的視訊會議更嚴格,每秒幀數高達90-100才沒有遲滯的感覺!
否則當閣下戴著VR眼鏡頭部轉向時,旁邊的Avatar同事卻不跟你的視線變換角度,一旦不符合視覺跟身體轉動的協調,大腦對外在環境的預期與感官接受的訊息不同,內耳受到刺激,就會出現前庭功能紊亂,出現等若「暈船」「暈車」的嘔心症狀、甚至昏倒的嚴重後果!
還談甚麼開會議啦?

一般在電影院裡的播放幀數達到每秒36幅就夠了,因為我們頭部轉動的時候,大腦清楚知道電影屏幕是不會跟隨視線移動的,這是大腦基因裡早編定的“程序”。違返先天的基因編程,就會引起身體不舒適的反應。

要高達每秒100幀數,需要極高性能的顯示卡來完成,必需配備高性能的主機電腦!高性能的顯示卡要達致現時“挖礦機”的高速,需要巨大散熱風扇,不單只體積巨大,而且耗電量驚人!我們不可能把一部高性能的重型電腦“戴”在頭上;而VR兩面屏幕的耗電量高,音源亦需要不少電力,頭部難以負載電池的重量,所以VR眼鏡必需拖著粗粗的訊號線及電源線與主機連接才有高效能的表現。

VR眼鏡才幾千塊錢的原來……
別傻了!VR眼鏡只是一個幾千元的貴價顯示屏幕而已,哈哈還沒計算高性能主機的錢呢!那倒不如買一個只一需100-200塊的“手機魔鏡”化算,視覺效果也差不了多少啦!

「元宇宙」唯一的入口就是視覺,可知道高性能主機與顯示卡的重要性。但頂級的顯示卡就值好幾千、過萬、2萬港元也是等閒,配置的散熱風扇不停運作,電力的支出絕對不菲!


就算大家都擁有起來價值幾萬塊的高性能主機,但卻仍難以到這位KOL所說的:會議中人跟人的“咬耳仔”的身體語言互動!
雙手的動作可以經由虛擬實境手套,利用手套內置的多組感應馬達捕捉及產生壓力感覺,當你要跟旁邊的Avatar俯身“密斟”,預設的程序怎知道閣下彎身呢?

哈哈,首先自己“彎身”的動作需要由第三方的視線撿拾產生。要知道旁的Avatar俯身跟自己密斟,靠的是對方設置在身前的攝像鏡頭去捕捉。取得3D的立體視覺,那至少需要設置兩組攝像頭呢!


當兩組攝像鏡頭捕捉到期他參予者的身體動作,把實時數據交由主機運算,然後通過互聯網傳送至不同參預者的主機,處理影像還原後,才能在所有參予者的VR屏幕顯示……哎吔比起視訊會詳的即時影像傳遞複雜了多少倍呀?還說不“卡”?這位KOL實在想得太少了!

所以,現時VR世界裡,只會最多顯示出自己的一雙手而已。而一雙具有多組“觸感馬達”、的虛擬實境手套,又要賣多少錢?答案是23888元人民幣!


整套裝備到底要多少錢才達到要求?高效能電腦+頂級顯示卡+VR步行裝置+數碼觸感手套+VR眼鏡,接近20萬港元左右吧!價格極高昂、技術不到位、沒條件開發逼真的遊戲軟件!嘿嘿,這就是VR自1994年的預言,直到2016年面世,到現在經過27年也沒辦法普及起來的原因!
花20萬用來天天開會工作?實在太貴了!也有VR主機退而求其次,以性能不高的「背包電腦」形式出現。但性能普通,自然遊戲軟件也不難以設計出複雜細緻的動作,市場就更狹窄了!
光只用來開會?那誰願意背著一部主機來開會?累不累啊?

當然有人說幾千塊錢的主機也能玩VR……哈哈,如果真的那麼便宜又刺激好玩,VR早就已經“遍地開花”了!那還用現在再來吹捧?你沒有要求甚麼都可以,要“沉浸”在VR世界?達到在虛擬世界中生活?像現實般“行街睇戲食飯”?那是真的還差很遠很達呢!
「假」的部份談過了,那甚麼才是元宇宙的「真」?,留待下一篇,《編審有話兒》再跟大家探討探討元宇宙的「真」會如何震動人心!!!
12.11.2021《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