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清零」?(一)

為甚麼清零?
哈哈,《編審有話兒》甚麼時候會講起廢話來了?還不簡單?「清零」就是為以雷庭萬鈞的力量,阻斷疫情的傳播鏈啊!
驟聽好像是簡單不過。但《編審有話兒》又要問了:「為甚麼不清零」?請先想深一層才好回答這個問題啊!
「清零」是為了遏止疫情的話,難道「不清零」是為了讓疫情盡情傳播?哪有這樣的道理?
那大家再想深入一點,還是會噴《編審有話兒》!「不清零」就是為了要催逼大家一定要接種疫苗,盡快達到“群體免疫力”的要求,那不是一樣能阻隔疫情的傳播嗎?

答得對!那就清晰了!「清零」是為了控制疫情、「不清零」也一樣是為了疫情受控,兩者的分別就在於「打疫苗」!
以美國共3.295億人口、染疫人數累積至7千萬,比率為百分之20計算,若中國不採取「清零」的絕對政策,現在會有多少人口染上新冠Oimicorn?

14億的百分之20是2億8千萬人染疫?NO!肯定不止!因為欠缺計算一個最重要的因素:「疫苗對奧密克戎(Omicorn)變種的功效!
科學上的數據証明,不論「國藥」疫苗還是「科興」,第三針對避免重症仍然有效,但在防止感染的保護力卻不及mRNA信使疫苗。「不清零」是為了催谷群體趕快注射第三針追加,但正如香港大學在近期的研究報告顯示:
「就50名復必泰及科興疫苗對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的效力展開研究,發現25名接種復必泰的人士當中,只有5人血清抗體水準對Omicron變種病毒有中和能力,疫苗效率大幅削弱至只有20至24%;而25名科興疫苗接種者的血清,稀釋10倍已無法中和Omicron病毒。」

中國「國藥」、美國「強生」、俄羅斯「衞星V」亦有類近的研究報告。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在接種第三針不能倚靠「國藥」及「科興」,只能斷然的繼續「清零」……不過,問題就又來了!為甚麼不去接種上海復星的「復必泰」?不是一直在說BioNTech(復必泰)是上海復星跟德國藥廠共同研發的嗎?
這個額外的問題就是:既有上海復必泰,為甚麼中國不進行全民混針接種?
《編審有話兒》先引述新浪的一篇報導文章。
「復星醫藥與BioNTech合作引進的“復必泰”,嚴格來說屬於“外籍選手”,研發技術全部來自BioNTech。復星醫藥僅進行代理、區域內商業化的工作。」

這篇新浪的文章說得很清楚。復星醫藥只是與BioNTech“合作引進”,嚴格來說不屬於國產研發。但再引起又一個疑問:「不是國家研發就不能開打嗎」?
這個是很深層次的問題。事實上復早就為BioNTech在國內申請全面審批注射,但直至2021年8月,復星醫藥2021Q2財報顯示:「復必泰審批流程仍在原地踏步。8月下旬的復星醫藥2021Q2財報顯示,其新冠mRNA疫苗仍處於II期臨床。」
啊?才第2期臨床?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截至2021年10月,BioNTech的全球為130多個國家使用,銷售量已達35億劑!

整理出一連串的問題。為甚要「清零」?因為國產疫苗對Omicorn不給力。那為甚麼還沒批准復必泰BioNTech?新浪這篇文章似給出了暗示:
「復必泰審批流程仍在原地踏步。8月下旬的,其高管對外表態時態度也不如之前積極。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該疫苗的審批進展正常,在程式方面公正透明。同時,疫苗不是復星國際的全部,無論結果如何都沒關係。毫無疑問……在“外籍選手”停滯不前的背景下,比賽局面似全面傾向純本土選手。」
這就是答案了!文篇的「復必泰」是“外籍選手”,局面傾向“純本土選手”、亦是國產的mRNA疫苗!
問題變成了甚麼是國產的mRNA疫苗?內地財新網、新浪在去年再有報導:
「9月1日,沃森生物在玉溪舉行mRNA新冠疫苗模組化廠房交付儀式……作為逐夢國產疫苗“決賽圈”的選手之一,沃森生物此舉備受矚目……」
「……2020年年初,國內意欲進軍mRNA新冠疫苗企業多達十餘家……。到今天,只有四家企業進入比賽中段,獲得國家下發的臨床試驗批件……即沃森生物、復星醫藥、斯微生物以及麗凡達生物……

「……7月21日,沃森生物、艾博生物聯合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發的ARCoVaX(ARCoV)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登記了III期臨床試驗,其第一針已在雲南、廣西開打,接種人數為2000人……」

「到8月31日,沃森生物並未披露國內臨床試驗資料,並開始在墨西哥、印尼兩國開展疫苗III期臨床試驗……預期其mRNA新冠疫苗將在10月20日進行投產、30日舉行海外官方發佈會;為配合官方宣傳,國內發佈會可能在11月開始……」
「……預測如果順利投產……需求將為20-30億劑……帶來超過300億美金的銷售收入」!

連價錢也在去年定好了,自然信心十足!但直到2022年的今天,為甚還要堅決執行「清零」?準備己久的國產「沃森ARCoV」在哪兒?

今天行文先至此,再續啊……
23.1.2022《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