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夢幻島」
香港的「童樂居」?

大家看過這部創作於2016年的日本動漫嗎?「約定夢幻島」描述2045年的未來,日本一所孤兒院,院內的幼童過著如「夢幻」般的快樂生活。誰料……這表面上的「幸福」,暗藏著令人驚懼恐怖的謀害孤幼孩童危機!
嘿嘿……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識?虛構的暗黑故事,現現實實發生在今天?香港一所孤兒院內的幼兒被虐待,所謂“專業”的幼兒工作員,猶如動漫裡的魔鬼,傷害由0-3歲、不懂得任何表達的嬰兒!
「虐兒」事件發生以後,社會上不管是高官賢達,急不及待表達他們的「震怒」「痛心」。《編審有話兒》倒奇怪,這些照顧幼童所謂「慈善機構」,不論在西方社會還是亞洲,發生這種醜聞是慣常的事實!不然為什麼早在2016年創作了這「約定的夢幻島」?

社福機構「虐兒」,特別是不懂表達的幼嬰事件不時有聞,只是這個被詡為「國際金融大都會」的香港,長期監督疏懶,加上缺乏遠見目光,一直能把髒穢見不得光長期隱藏,這所孤兒所「不幸」終被左隣右里撞破才爆發而已!社會上所謂「震驚」云云,不過是掩飾自身的偽語!
與每逢失政,常掛在政府口中的「不理想」修辭如出一轍!明明是「非常差勁」卻改換作「不理想」……嘿嘿,那「理想」豈非隨手可得了?

類近封閉式管理的托兒機構發生虐兒,一直是文明社會最關切的課題。2017年上海攜程託管親子園教師毆打幼童,還強喂幼兒疑似芥末物,早已讓國內家長「震驚」;2019年台灣永和托嬰中心虐童,有6名幼童被塞進櫃子、拿鍋鏟打腳底板……原來身為國際城市香港,到2021年才「如夢初覺」?

香港「保護兒童會」一眨眼化身「香港虐待兒童會」,除了約70名職員高達6名「幼兒工作員」親身示範外,你說其餘的數十名員工有多少其實知情?香港的孤兒院不止一家,「虐童」的嚴重性到底有多少?若下層的普遍知悉卻包庇,上層卻渾渾噩噩推說現在才「震驚」「痛心」「徹查」,這才是真正令人恐懼的地方啊!


「香港保護兒童會」的總幹事是幹什麼去了?作為為孤兒幼童、問題家庭幼兒的法定監護人社署署長去哪兒玩了?總幹事仿若“不關我事”、監護人只有“不理想”而沒有失責疏忽,所謂「震怒」「痛心」只不過徒說說而已!

事後智商爆棚的勞福局局長倒有趣緻的異說,有關社署檢討監察、院舍服務質素審視只能治標,問題核心「實在太多幼兒了」……暗示只要社會幼兒服務「清零」,那就什麼都解決了啊!
怪不得傳言這位局長智商達160,《編審有話兒》可萬萬比不上!「清零」直接了當解決一切社會問題!沒有孤兒棄兒問題家庭兒就沒事兒了!「貧富懸殊清零」「Omicron清零」、「人口老化清零」?那年紀大了是不是要拿去人道毁滅「清零」了?
嘿嘿……《編審有話兒》也不說外國月亮特別圓,請這位局長先看看祖國教育部早在「幼兒防護」這個議題發表的評論吧:
「幼儿园安全防护是一项社会系统性工程,与社会环境、人员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复杂度高、专业性强,视频监控只是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的具体措施之一……即使安了监控,也无法杜绝虐童事件」
簡單說教育部其實指出幼兒防護的三個大方向:
- 1、社會複雜性原因
- 2、幼兒工作員質素
- 3、視頻監控不能杜絕虐童
對於第一項的「社會複雜原因」,《編審有話兒》不懂得用以解釋局長的「清零」政策,但認為幼兒工作員質素自是先主力改善的要由!
先不說香港現時的「幼兒工作員」質素如何。先換個環境,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香港尤其是小學體罸問題嚴重,老師動輒以籐條、扭學生耳朶甚至掌摑學生……大家有看過周星馳的「逃學威龍」沒有?當時影片中的「粉刷掟學生頭」有誰會覺得不合理?

「體罸」到現在為什麼會變得“病態”?除了特殊例外,香港的教育已經從根本消除了跡近「虐童」的年代啊!
那其中一個因素,正是教育在專業地位、晉升機會及薪酬的大幅提升,從而提高前線老師的個人質素!
入讀教育學系先要經過極嚴格的篩選,刻苦用功求學才達到入職門檻,起薪接近3萬2千港元月薪,就算沒有監控鏡頭,誰也不會蠢得自毁「十年窗下」,體罸學生至「徒勞無功」,甚至身試刑法啦!
換夠話說,問題最大機會出在「幼兒工作員」的專業、前景及薪酬、對比工作壓力的因由了!
最近一個有趣的結果,香港大學「賽馬會智家樂計劃」團隊調查顯示,月入4萬以上家庭有較高能力面對困境!

「錢」多重要啦!那現時的幼兒工作員呢?有沒有想過薪酬與訓練不足夠應付高壓力的「湊仔」工作,因而容易讓情緒失控爆煲?要先吃飯,先發表再待續啦……

※※※※
(續)先看看甚麼人才可以註冊成為「幼兒工作員」?有兩種。已取得正規資格的幼稚園教師、或具有中學學歷,再完成職訓局的“學前教育證書課程”。

具有學位規範的幼稚園教師可以同時註冊「幼兒教師」及「幼兒工作員」兩個專業;但若只修畢職訓局的證書課程,那就只能先當個「工作員」,再謀額外進修好了!
但問題卻出在這裡!幼師跟幼兒工作員的起薪一致,只有2萬2千多元;前者基本要求具有學位,卻跟學位教師的3萬2千差距達三份一!那當一個幼師會甘心嗎?
2021年以前幼師的流失率高達百分之十二,有調查指42%幼師有意於未來兩年轉行!嘿嘿……那起薪同酬的「幼兒工作員」,還有什麼動力持續進修更上一層樓?

幼師大多負責2-6歲的正常家庭幼童,幼兒工作員卻需照顧由0歲開始的不正常家庭嬰兒。誰都知道「湊仔」艱難,何況每一個幼兒工作員的比例是1:6到1:11?
正如上述的調研,月收入高,對抗壓力的能力也較高,這2萬多一點的特別艱辛、沒什麼前途的工作,在一片嬰兒哭聲、賴屎賴尿的情況下,「做到發哂癲」就不難理解啊!

有說「食得鹹魚抵得渴」,那你大可以不做呀!哈哈……當時對!但大家想想今天的香港,就算大學畢業,若非特殊專業,你又能做哪一行?
這就牽涉國家教育部指出的第一點:「社會複雜性原因了」!香港美其名為「國際金融中心」,大學畢業生卻有多少個幸運兒考進了“投行”?入職銀行當Teller已要頗大競爭呀!

當然……做保險、地產也算是“金融”的一部份,但一樣請先參加額外考試。考不到政府工、大企業的大學生沒有很多選擇,另一個經濟支柱“服務業”幾乎是唯一的挑選。不是說物流、銷售、酒店、旅遊沒得發揮,而是是否甘心!
一個只得中五學歷再加培訓的幼兒工作員,如果入職動機只是為求餬口,當發覺入錯行“頂唔順”又難於轉行的話,面對完全不懂表達的幼兒,再加上背後的監護人責任兼監察制度缺失,「冇王管」的情況下,不大發脾氣才是不合理呀!

看看“香港保護兒童會”被拘捕的6名「幼兒工作員」,除了一位年紀較大(44歲)以外,其餘都是23-25歲的年青女性。這更完全符合國家教育部所指出幼兒防護其中的第二個重要原因:「幼兒工作員質素」!
深層次原因找到了,改善?當然絕非社福局長的「清零」可解決!局長請在退休前多動動腦筋,回到真正的「夢幻島」,不然要枉負IQ 160的天賦啦!
30.12.2021《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