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入門

@「續集」就代表沒有創新?(2)

呵呵……今天又讓《編審有話兒》再來研究一下「編劇入門」,如何看待那位在入行時是《編審有話兒》的師妹 ,現時是TVB資深編審所說,是否「續集」就真的沒有創新?

這是一個在編劇界非常複雜難以掌握的問題……別怕!《編審有話兒》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資深的編審,而且最擅長深入淺出,自然會以最顯淺的文字,讓大家深入探討這個編劇專業中,最難以搞得懂的問題啦!

其實真的在編劇界、包括美國的著名影視圈,在《編審有話兒》的角度看,不愧言也真的沒有幾個人能夠掌握!嗯嗯這不是說《編審有話兒》有甚麼了不起,就算如《編審有話兒》大言不慚所說,「掌握」卻並非表示必定創作出「驚人」的劇本啊!

要知道世上根本沒有一個人能肯定預言自己的作品是否成功!假若有的話……嘿嘿,這個「人」在世上的價值(以金錢衡量)就難以估算了!

年青及現時的大導演 Steven Spielberg

《編審有話兒》記得曾看過一套述說荷里著名大導演Steven Spielberg成名經過的個人專訪紀錄片,這位大導演親述自己年青時所拍的第二套電影時那種戰戰競競的心情,在拍攝途中不斷害怕自己被老板換掉!這套是甚麼電影?呵呵,那就是當年推出後橫掃美國電影票房的「大白鯊」!

那「大白鯊」不是有續集嗎?是「成功」呢?還是「不創新」呢?哈哈,《編審有話兒》今天且不說這套美國的作品,而是用香港兩位最成功的創作電影人、及一位冷門的印度巨星作範例。這三位分別是香港的許冠文、周星馳及印度的阿米爾汗!

哈哈怎麼比較?怎麼《編審有話兒》不是用電影作比較,而是說起明星演員來?嘿嘿,這就是《編審有話兒》讓大家能夠形象化,深入淺出的寫法啊!不然像某些所謂「編劇教科書」的文字……

「挑战了亚里士多德的“情节首要”观念,提倡“以人为本”,利用“人物动机推进故事情节”……那么你的人物动线必须是符合逻辑的……最常见的套路,是两个相爱之人的背后有着无法斩断的家国仇恨……」

老實說,上述的一段「專業文字」沒有對或是錯,在《編審有話兒》的感覺就是「廣義的虛泛」,告訴跟沒告訢你,也沒有甚麼分別……

呵呵,說說正題吧!先說香港早期最出色的創作人、集著名導演、編劇、演員於一身,在70-80年代瘋靡廣大電影觀眾的許冠文先生!

嗯嗯,必定有朋友問,許冠文的電影並沒有甚麼「續集」啊!怎麼把這位著名演員拿出來說了?

是的。許冠文所主演的電影並沒有一套是「續集」。自1974年由許冠文執導的第一套電影「鬼馬雙星」震撼香港開始,到緊接的「天才與白痴」、直至巔峰的「半斤八兩」,許冠文編、導演在香港一時風頭無倆!「鬼馬雙星」在當時來說,實在是一套非常「創新」的電影啊!

接續的「賣身契」、「摩登保鑣」、「發錢寒」、「 煎釀三寶」、「鐵板燒」,直到「雞用鴨講」,「許冠文」都都是香港電影的賣座保證!不過,相信各位聰明的朋友看到《編審有話兒》寫到這裡,已經隱隱覺得有甚麼不妥了!

不錯!大家所感覺到的就是,這些上述羅列的賣座電影,雖然每一套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全數不是續集……但當大家再想深一層,每套電影裡面由許冠文飾演的主角都是同樣的「孤寒刻薄」「貪婪縮骨」卻又最終會因應不同事件的磨難而揭出發自心底的本性善良!

電影「鬼馬雙星」片段(1974)

這不斷由許冠文或編或導並主演的大量作品,通通都沒有冠上「續集」的名義,但實在每一套都是「許冠文式性格」的延續、每一套都是他的「個人續集」!

由1974「鬼馬雙星」伊始,“縮骨精明貪婪兼本性其實不壞”的監躉許冠文,到1988年「雞同鴨講」裡面“孤寒鍍叔自私但不失情義”的燒臘鋪老細,整整14年間近不下十套電影,不論每一套電影裡面盡是不同的故事場景、每一套電影裡更有稱謂不一樣的角色姓氏名稱……但有誰人能想得起?「鬼馬雙星」許冠文角色姓甚名誰?「半斤八兩」呢?「雞同鴨講」呢?通通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就是「許冠文」啊!

電影「雞同鴨講」片段(1988)

那這還不是續集是甚麼???哈哈,大家想想,是不是「續集」的定義實在難說啦?當日近20年間,許冠文「續集」的電影叫好又叫座!難道「不成功」?「不創新」?「續集」與「創新」「成功」三者如何界定?

「續集」與「創新」的關聯實在是編劇專業的一個極重大題目,當然不是這兩篇總數才不到三千的文字能說個清楚。呵呵《編審有話兒》今天就先寫到這裡,留待一下篇再跟大家一同分析好了!

18.11.2022《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 like,or Donate to me, I’ll be eternally grateful…

隨心贊助🙏😊❤Donation as you Like…

PayPal or Cards

HK$1.00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