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病毒突變」看「爆機自由仁」

NPC突變真的會發生?(一)

爆機自由仁電影海報

哈哈……今天《編審有話兒》不是寫影評,也不是寫劇本技巧;而是切切實實的跟大家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是否正如「爆機自由仁」的描寫,第一個AI(人工智能)真的會在電子遊戲中誕生?

要談人工智慧,離不開談「意識」。到底甚麼是「意識」?這兩個字似乎誰都懂,但深想一層,卻又似是有點朦朦朧朧。自己明白“我”當然具有意識,但卻不知道用甚麼辦法去證明別個“他”也一樣具有意識!

「爆機自由仁」電影圖片

睡夢中我們擁有自己的意識嗎?還屬於「不是我的意識」?精神病人的多重意識呢?貓貓狗狗、動物的意識跟人類是否一樣?還有量子世界的「意識」又怎麼去解釋?嚴謹的科學領域,竟然也給「意識」滲進一腿,令舉世知名的物理學家薛定諤先生,也抱了他“既死又活”的貓兒出來一下,去嘲弄那些當時剛正研發量子理論的科學家!

光是「意識」這兩個字的定義,就算寫一百篇、一萬篇論文不不嫌多……《編審有話兒》在這裡就概略模說算了……

簡說「爆機自由仁」這個頗有趣的故事,讓沒看過的朋友也知道大概。呵呵,這可不是劇透啦!電影說在電子遊戲中的一個NPC(Non Player Character),即遊戲世界中的路人甲乙丙那種像佈景板的人物,其中一個竟然產生了真正的人類意識,變成世界上第一個AI人工智能!

「爆機自由仁」電影圖片
寵物小精靈也屬於NPC角色

《編審有話兒》把電影看完,實在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假設!哈哈……那手機裡的寵物小精靈會突變成真嗎?理論上存在可能,但《編審有話兒》卻認為「意識」不會在次要的NPC,功能只有路人甲般的角色中誕生!

「人類意識」在科學證明這個關子上非常複雜難搞,但在我們自己的心中,卻完全明白「意識」到底是甚麼一回事!而只是難以「量化」而已!「意識」包涵了我們自小到現在 記憶、經驗的連貫總累積認知,以此作為判斷對應未來環境等複雜因素的變化,相應作出的思考及行為反應……噢,是不是真的很複雜?

「自我意識」與連貫的自我記憶結合,缺一不可。當然,偶爾的片段遺忘並不影響整體的「自我意識」;但完全的失憶卻不行了!把自己也忘記了,那還是不是自己?所以在夢中論具有多真實的感覺,但作為「做夢者」的本身,大多只有在夢中的實時思考,卻難以聯想起這個「自己」的“前經驗值”,與現實中的這個「我」大多並沒有交匯的地方……除非做的是另一種「清醒夢」,即根本在夢中知道自己正在做夢呢!

在電子遊戲世界中,例如PS4的魔物獵人,獵人由玩家(Player)擔任,在遊戲世界中獵殺不同的魔物(NPC)。作為魔物的NPC預先被程序員定下規限的程式動作,包括體力、武器運用、各種速度限制、對應玩家攻擊的不同應付方式、反擊、魔法、受傷、逃走……直到戰勝玩家、或「冇哂血」而死亡!

魔物獵人圖片

遊戲「魔物獵人」另有兩個NPC角色,就是“育成隨從”的艾露貓和加爾克狗狗。這兩個NPC的角色雖然有特定的前設故事,但在遊戲中並沒有把這些設定的資料變成了牠們的有用記憶。

這變得太簡單了!真的太簡單了!不論是魔物、還是育成隨從,這些種類的NPC不斷循環著非常單調的規律。坦白說,對比起“病毒”這種最簡單的非生命體,病毒所要面對的各種惡劣環境何止複雜萬倍啊!

病毒在進入未知的生命體後被激活。這時不確定的因素環境可複雜啦!要探知這是甚麼生命體?貓?豬?狗?遇上甚麼樣的細胞?自己擁有的鎖匙能否進入對方的細胞核?怎麼避開對方的細胞的反攻?怎樣利用化學作用騎劫對方的細胞核心,命令對方的核心程序,利用生命體的有機化合物資源,改為複製生產自己的RNA作傳播!若病毒應付不了,代價必然是死亡。

病毒大量的死亡的過程中,RNA在極少的機率中產生了錯亂,大部份的錯亂對病毒根本沒有幫助。但其中卻有極少數的錯亂卻令病毒適應了受體的惡劣環境,存活下來!於是病毒在自我複製時把這種特異的錯亂複製,等同遺傳給下一代。

現時我們遊戲世界裡的NPC,哪會作出這樣複雜的操作?編碼早就被固定在遊戲的規範內,變數基本是固定的,當偶然遇上遊戲環境驟變,代碼一時應付不了,便會造成Hang 機效應,遊戲被逼終止。由於NPC沒有記憶儲存,重啟後一切重新開始,哪有可能留下遺傳進化的種子代碼?

哎喲……有人問「生物」怎能跟電子遊戲中的“0.1”程序相比?錯的。任何“生物”與“非生物”構成的基本元素沒有分別。構成人類身體的原子、質子,與地球任何一種物質的原子、質子完全一樣!

元素的種類和化學性,由質子的數量的多少來決定。在物質的最底層結構,不論是最高級的人類、還是一塊石頭,當拆分為最細微的單位,所有的原子、中子、質子、電子的本質根本沒有任何區分。

“0,1”的排列是人類現今掌握的二進演算法,屬於某種形式的規則,速度受到一定限制。比特幣就是倚靠這套二進制的算式進行「挖礦」工程,基於“解”變得愈來愈困難,運算能力有限,所以比特幣的產量也變得愈趨愈少、最終亦會停產。

那生物裡的基因演算化是多少進制?4進制?8進制?生物的DNA以ATCG 四種鹼基構成,那理所當然就是四進制了?哈哈,不是。以人類總數約30億鹼基對中,除了ATCG的四種排列外,還隱藏著時間及空間資訊,例如 RNA轉錄的時刻、蛋白的排列空間結構……總資訊其實是天文數字的級別!

相比於遊戲世界,以“0,1”代碼編寫的演算程序,NPC變得簡直是“小兒科”!數以百萬、千萬的病毒進人體,每一身體都等如一台伺服器,等若千萬計的病毒、以億台計算的伺服器日以繼夜地運行,加上足夠的時間,病毒突變的機會可以說是百分之一百!

電子遊戲本身的環境只得有限的變數,NPC的數量又少得可憐……網絡遊戲的伺服器能同時容納得多少人?也不過幾萬到十萬人左右吧,難以產生突變的種子承傳,單以現時遊戲中的NPC角色,因代碼錯亂而突變的機會,自然等若零了!

電影裡NPC突變的理論既然雖然說得通,NPC在甚麼情況下才真的會突變呢?太長了,只能下章再續啊!

30.9.2021《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

回主頁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