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事件」的延續;AUKUS 再催化「圍討美國」?

圖片來自FB

“AUKUS”也許有小部份朋友不知道代表甚麼,先讓《編審有話兒》解釋一下:“AU澳洲”、“UK英國”、“US美國”三個國家於2021年9月15日宣佈,成立「AUKUS」軍事聯盟,對應印太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AUKUS的突然成立,除了讓歐盟國家驚訝,更令法國怒不可遏!

法國震怒的因由,因為AUKUS中成員的澳洲作出一個讓世界震驚的決定,撕毀與法國已簽署的「未來潛艇計劃」,改而跟AUKUS新同盟中的英美兩國,發展最新的核潛艇合作技術!讓法國本來與澳洲簽訂了價值560億歐元,售賣12艘常規動力潛艇的「大生意」馬上泡湯!

圖片來自hket

美、英、法這三國不正是傳統的“盟國”嗎?那為甚麼美國、英國竟然不顧道義,在背後搶法國的生意?這不是俗稱的「明剃眼眉」嗎?這個決定深深令法國不解,也令所有歐西諸國不解……當然《編審有話兒》一樣的莫名奇妙!

本來美國、英國、法國已同屬於「北大西洋公約」中的戰略聯盟,美國+英國+澳洲又是「五眼聯盟」軍事情報交換組織的中堅;再加上法國本來就是歐盟的領頭羊國家,突然再來一個AUKUS,附送「合約撕毀」——不正是把西方多個重要軍事組織弄得糾纏不清嗎?

圖片來自LBC

事件發生後,鋪天蓋地的評論,難以有一個全面的說法。《編審有話兒》深信這個突然殺出的AUKUS背後,必然隱藏著非常巨大複雜的因由,不可能由我輩普通人所能解讀,亦非一切報章刊物的評論臆測。但不管其背後的動機為何,事實放在目前不容否認的是:「加深西方各國的分裂」!

圖片來自德國之聲

看看法國馬上發火,史無前例的立刻召回駐美國的大使,歐盟高聲支持法國的決定,要加重歐盟戰略自主的獨立性。法國取消了跟英國國防部長的會議,澳洲的反應是對「撕毀合約」堅持不後悔!

「多隻香爐多隻鬼」,愈是夾纏不清,愈是難以團結!打個比方,這一刻若「台海突發戰爭」,哪個組織能出來牽頭說了算?歐盟?五眼?北約?還是最新的AUKUS?

圖片來自自由時報

所以各地評論紛紛報稱「中美是新冷戰的伊始」……錯了!大錯特錯了!「新冷戰」的並非中美關係,「新冷戰」是美國及西方各國產生的「新裂痕」呀!

在這次奇怪的巨大搏奕中,澳洲是否得到真正的好處?由此取得了美、英先進的核子潛艇技術?沒有。AUKUS只是協議由英美兩國輸出核潛艇的建造技術,還不知道何年何月澳洲才能打造自己真正的第一艘核潛艇呢!

圖片來自BBC

澳洲國防部長在2017年曾表示,建立一個完整的核潛艇艦隊,需要「遠遠超過10年」的時間。超過10年啊!幹嘛不直接買現貨實際得多?況且澳洲從來都沒顯示過她的戰略野心,沒有雄霸南半球的企圖,難道要在10年後才考慮吞併別國的野心?不大說得通吧?10年後有誰知道是個怎麼樣的世界啦?

有部份意見認為,澳洲或許從美國租用現役核子潛艇來應急……但澳洲到底要應甚麼急?要跟中國開戰?哈哈,《編審有話兒》深信中國不可能有吞併澳洲的意圖,而澳洲也沒有任何理由為台灣跟中國打一場硬仗!

況且法國自身擁有核潛艇的技術,不論要租用、還是重新簽訂買賣協議,先與法國磋商才是合情合理的做法。怎麼明知冒著跟法國、還牽涉到整個歐盟吵翻的風險而一意孤行?澳洲壞處顯見,卻難以看到任何實際得益!

與其相信中美關係日益加深對峙,倒不如論西方各國利益衝突愈來愈變得一塌糊塗!「阿富汗事件」只是美國與歐盟的分裂開始,繼而胡亂轟炸平民當作是IS首領;AUKUS核潛艇「搶生意」緊接連場!

圖片來自hket
圖片來自華爾街網報

拜登的出牌手法比前總統特朗普更令人意想不及!單看最近美國與孟晚舟達成“延遲訴訟協議”,令加拿大馬上停止這場經年的訴訟,還能把「中美新冷戰」這幾個字掛上國際舞台麼?

圖片來自hket

「我們並不尋求新冷戰……而是結束這場大流行、應對氣候危機。」數天前(21日)拜登在聯合國的演說表達得非常清晰:美國絕不會尋求戰爭,而是要尋求中國的合作!

美國不承認台灣自行研發疫苗(圖片來自奇摩新聞)

美國曾經表示以「戰略模糊」去應對台海戰爭危機,但今天看來,拜登早把這個所謂「模糊戰略」,反過來套用於美方與其他西歐國家的關係上。不管是「阿富汗事件」,還是這趟的「AUKUS」,不正讓全世界都摸不著頭腦麼?看來圍堵中國難行,反之「圍討美國」卻變成西方世界的當前急務啦!

圖片來自安全內參

25.9.2021《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

回主頁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