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舉起雙手,原來有個令人遺憾的故事……

今天,我們繼續關心這個話題吧……

昨天談到19世紀的歐洲醫學:「倚天劍、屠龍刀」的快刀式不再需要了,因為有了止血鉗、麻醉劑。像穿著燕尾禮服,像名星般在舞臺上表演「開刀魔術」的專業醫生,也不再遇到「痛苦哀嚎、血流不止」,而讓觀眾大喝倒采叫“回水”的尷尬失場了!

穿著燕尾禮服的醫生們在舞台上為病人施手術,根本就是做秀

可是……卻因為這些專業表演者們的“高不可攀”,在這個時代的醫學史上,寫上了一篇絕不光采的頁面——「洗手消毒的歷史」

有了止血工具、有了麻醉藥確實把病人在手術中的死亡率降低,卻只是由百分之八十,降到平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已!看看當時的死亡風險:巴黎60%,蘇黎世46%,柏林34%。沒法子再降低了!「新革命化」的醫學技術改良就卡在這裡!

1845年,匈牙利婦產科醫生Semmel Weiss來到奧地利工作。當時婦女生孩子是一件非常高風險的動作,生下孩子的母親,非常容易感染一種由「產褥熱」引起的敗血症而死亡。所有醫生認為是「飲食文化」、「天氣因素」、「性生活不潔」……等各種原因引致。簡單說,就是「不知道」三個字!

Semmel Weiss令人遺憾的一生

Semmel Weiss卻留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情!由院裡醫生接生後母親死亡率達到百分之十六;但由「實習醫生」助產的死亡率卻只有百分之二!奇怪嗎?不可能「實習醫生」比正式的醫學專家技術還高嗎?

染上「產褥熱」瀕臨死亡的年輕母親

“這一定不是技術的因素”!尚年青的Semmel Weiss有這個肯定的推想!但怎去證明呢?剛巧Semmel Weis一位院裡的同事,在產婦科旁邊的驗屍間解剖,不小心被自己的手術刀割破了指頭,不久就染上了應該是產婦才容易得到的「產褥熱」而死亡!

Semmel Weiss在惋惜朋友的同時,突然腦裡閃過了一個更前衛的想法:「難道“產祳熱”的感染源就是解剖中的屍體?,很多醫生會在解剖後轉到隔鄰的產房接生,由於距離太近了,醫生也懶得先清潔他們的雙手!

不戴手套正在解剖的高級醫生們

院裡的「實習醫生」卻還沒資格獨自處理驗屍工作!這不就是「醫生比實習助手接生後,產婦死亡率高得多」的直接原因嗎?不同地方醫院死亡率的高低就「睇你好唔好彩」,醫生雙手是否乾淨?隔鄰有沒有驗屍房!

Semmel Weis大膽地要求同組別的醫生同事在走進產前,徹底清潔他們的雙手。經過一段時間後統計,組別裡產婦的死亡率馬上降到了百分之一!Semmel Weis證明瞭自己的猜想,興高彩烈地馬上向醫院的最高層報告,希望這個嶄新的發現,能為拯救更多產婦的生命作出貢獻!

“進入產房前,請先徹底清潔你們的雙手!”

嘿嘿……大家都明白,這些「極高層管理」,從來都是高高在上!哪會信一個低層職級醫生的說話?更何況這不是等若把產婦的高死亡,與醫院及所有的醫生掛上了勾?醫生是世人眼中的「救世者」,怎可能變了是「死亡的吹哨人」?這個「高不可攀」的神聖想法,令當時的資深級別醫生都拒絕支持Semmel Weis的想法!

雖然人類在17世紀發明瞭皁期的顯微鏡,但正式把觀察到的微生物命名為「細菌」,發展出病原體感染的理論,要直到19世紀末期才正式發展;而從青黴菌中提煉的抗生素藥物(盤尼西林),更要晚至二十世紀初才出現啦!

1928年倫敦醫生Alexander Fleming偶然發現青黴菌的祌奇效能,促使盤尼西林的誕生

在Semmel Weis的年代,醫學界信奉一種「自然發生論」,認為疾病是由大自然「看不見摸不著」的原因導致,從瘴氣、腐爛的土地植物等自然而生,專業的醫生怎麼變成了「傳染病之源」?Semmel Weis簡直是在扯淡胡言亂語!

受到社會大部份主流醫生的排擠,Semmel Weis被逼離開了醫院。他並沒有放棄,在回到偏遠的老家後,繼續婦科醫生的工作。1861年,Semmel Wei出版了「產褥熱的病原、症狀和預防」一書,並把書寄送給歐洲最盛名的產婦科學者,堅持自己的想法。

原書圖片

Semmel Weis的堅持惹毛了當日高傲自大的歐洲醫學界!所有主流界別的醫生群起攻擊他、終於逼得Semmel Weis無法在醫學界立足不止,並把他關在精神病院!!結果他在瘋人院中孤獨地被折磨死去,才47歲……

關押Semmel Weis的精祌病院

唉……可憐的Semmel Wei啊……他找出了真相,卻不能容於「既得利益者」的自私,寫下歐洲醫學史裡最黯淡的一頁。後世追譽Semmel Wei為「母親們的救星」,成為外科消毒的首位倡導者!

外科消毒愈來愈變得重要,設置淨化的空氣過瀘系統,建立無菌手術室。層層過濾後,被超淨化的空氣,自手術室的上方不斷流入,產生垂直向下的單向氣流,把下方渾濁的空氣排出。

醫謢人員在放閒時把雙手舉起放在胸前,避免受較底層的污濁氣流沾染,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手術的無菌質量,這是Semmel Weis遺留給我們的重要啟發,因而拯救了無千無萬的生命。

醫生舉起雙手,原來有那麼令人遺憾的故事……

醫護在手術室舉起雙手原因

「即使我無法活著親眼看到征服產褥熱的那一天,我也堅信那一幸運時刻即將到來,為此我死而無憾。」——應驗了Semmel Wei寫在著作裡的一句話。《編審有話兒》不禁又想起了那位剛剛逝去的年輕女麻醉醫生。她的死亡控訴會對香港醫學界帶來新的啟示嗎?病人的失救與麻醉醫生的職責有甚麼直接關係?餘下的答案只能在下一篇再繼續了!

女麻醉醫生的遺言控訴

14.10.2021《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

回主頁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