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火急(一 )最危急如何求生?

說說昨天一則令不安的新聞。昨晚凌晨白田邨發生火災,除做成超過十名傷者外,有母子逃生失散,誤以為母親不測,孝順兒子急得哭泣情切……

更有一名34歲的壯年男子,因為濃煙湧入住所,一時情急逃生,冒險爬出窗外晾衫架,失足趺死!可憐的是他同住的老父得知愛兒慘死,哭得死去活來,向記者不斷泣訴:「佢大把前途」,聞之令人心酸……

《編審有話兒》首先在此致哀,願他一路走好……
當看到這段悲劇,腦海中不禁想起,當不幸發生火災的時候,尤其是現今高樓大廈,動輒30、甚至超過90層!那到底應該如何在火災的環境下逃生?能救自己的命甚至救人一命,真的比甚麼都重要!
當《編審有話兒》往這個方向一想,立即想起很多不確定的問題:馬上逃生?還是留守安全?逃生時遇上濃煙阻路怎辦??留守家中該做些甚麼?應該打開窗?還是絕不可以打開窗子?
「唔怕一萬、至怕萬一」。沒有人希望不幸降臨到自己的身上,但卻並非自己完全能夠控制!大家都不時聽到新聞,「充電器起火」「廚房失火」「冷氣機短路」等等,真的防不勝防!尤其是死傷沉重的火災,大多發生於凌晨酣睡時刻,當被濃煙嗆醒,房間已是一片漆黑,濃煙滾滾中連房門在哪個方向也沒法知道,若沒有任何準備,怎樣才能逃生呀?想想都覺得太恐怖了!

《編審有話兒》就由這種最恐怖的假設情況下開首吧!
假若劇烈的濃煙令你在夢中嗆咳驚醒,電力已經中斷、房間中沒有任何亮光、不少濃煙在房門縫隙中攝入……如此極端不堪的環境,那很大機率正是你的家中失火、火源已在房間門外了!遇上如此惡劣的情況該怎麼辦?

慌張是肯定的了!還會馬上想起家裡其他人的安全!《編審有話兒》告訴你,你現時已經在生命存亡的邊緣!你要選擇的是「求生」、而非逃生!

烈火已在咫尺之近,死神已經在身旁!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如果房間中的窗子早已打開的話,那就千萬不要打開房門!否則在對流的作用下,房門一打開,真正的濃煙及火燄會馬上從打開的房門撲入,將你秒間吞噬在烈燄中!

如果你家中尚有其他至親,叫你不可以打開房門,那自然是非常困難的決定!但只老房門一開,你將會是第一個難逃災劫呀!

這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如果房間的窗子根本沒打開,例如你是開著冷氣睡覺,不管電力是否終斷,在絕不打開房門的情況下,打開你的窗子!這樣濃煙才會慢慢從敞開的窗戶向外面消散!記著,千萬不能先打開房門呀!

第二,把身子俯伏在地!因為煙氣一定上升,接近地板的空氣沒有那麼混濁。然後爬伏著身子,尋找房間中有沒有「水」!不管是杯子剩下的開水、還是沒喝光的瓶裝水……只要找到「水」,那你的「求生」就邁開一小步了!
資料告訴我們,火災中百份之九十的死傷者並非活生生的燒死或灸傷,而是因為吸入高熱的濃煙令人暈倒,又或是火場裡的高溫氣體炙傷人體的呼吸氣管。就算最後能僥倖逃離,送院後被炙傷的氣管必定會腫脹至難以呼吸,這才是生命最危險的時候!

只要在房間中找到「水」,用水把任何衣物弄濕,用來掩著口鼻呼吸,能大大把高熱的空氣降溫,增加你「求生」的機會!這也帶出了一個重要的資訊,在房間中預先放置一枝瓶裝水!只要你先有這個準備,萬一意外發生時,絕對會能稍穩定自己慌張急亂的心!
第三步。相信你始終對家人仍是一萬個不放心!不要亂喊亂叫,你的鎮定才能先拯救自己,再拯救家裡人。這時以濕毛巾封著口鼻慢慢爬向房門,以手背或手輕探木門、或金屬門柄的溫度……若果察覺已經炙熱難當,那只能硬著心腸,放棄打開房門的想法。唯一可做的是,找出手機報警、又或是以電話尋找同住的家人!說不定他們仍然在不同的房間裡等待援救呢!
這又帶出了一個防範火災的準備意識:相信沒有一個家庭會自己搞個「火災演習」。但大家預先約定火災時的各種應變,是「一起求生」重中之重的必需條件!不一樣的火場有不同的約定。就以《編審有話兒》上述「火源來自家裡」的例子,家裡所有人若能預先共識,作出相同的反應,而不是打開房門亂走亂叫,反令空氣產生對流,助長燃燒瞬間變成暴烈,那大家能全家「齊齊整整」生存的機會必然提高,也不用在火場中淚哭中尋母尋兒子了!

總結一 下「緊急燒到門口」的求生方法:
- 跟家裡所有人取得共識,如何判斷是否自家失火,有幾個特徵:濃煙正從房門透進,那表示你的房間外走廊、大廳同樣滿佈濃煙,毒氣才會從門逢滲入。千萬不要在打開房門,在房門仍然閉上的情況下打開窗戶。別急於向街外呼救,而是馬上俯伏在地,拿出常備的瓶裝水,掩著口鼻呼吸。
- 慢慢爬向房門探測溫度。若只是微溫、甚至溫度正常,那就代表火源未必在自己家裡,亦大有可能是鄰居失火,引致廳中濃煙密佈而已!
- 若觸手房門、金屬門柄處於高溫,更絕對不可以開門引起門外大火撲進。一方面伏在窗下,以濕水的物料把吸入的高熱空氣降溫,一邊用手機先報警,告訴救援者自己的正確位置,然後再跟家人聯絡。若家裡每個人都對根據「火起源頭在家」的應變程序,那最起碼屋裡所有人都會暫時躲避在安全的地方,沒有即時的生命危險!
- 在這最極惡劣的環中,只要能爭取這短暫的瞬間,就有極大機會跟所有家人取得聯繫!Wifi這時未必管用,有可能家裡已經電力停止,家裡的Router(路由器)沒電就不會有Wifi訊號,又或路由器放置在廳中,已被高熱燒毀。但別忘記,手機是不需靠Wifi仍然能夠上網。只要家裡早有共識,利用Whatsapp群組發出的「報平安」的訊息,就能更好地安穩所有人的心!
- 別只顧著跟家人不斷發訊息,這時手機的電力非常寶貴,能夠讓救援人員知道你的所在。把手機轉至「省電模式」就更為可靠!救援人員裝備齊全,他們有能力穿過火場直接到達你的家裡。新聞不正是經常報導:「消防員破門入屋救人」的實例麼?
- 有求生者會躲在窗口不停向下面揮動毛巾等物件求救。這並非一個最好的方法。首先要房門還沒被燒穿燒破,其次要知道目前世界上最高,由芬蘭製造的消防雲梯只有112米,大概18層樓的高度。消防員真正的救援策略其實是「內攻為主,外攻為輔」的拯救模式。雲梯只是輔助,多用作從外澆水為火場降溫。救人的重點是俗稱的「煙霧隊」直接破門入屋。手機能讓拯救人員知道求生者的確切位置,列為第一優先的拯救對像!「揮床單、揮手巾仔」是最後的行動。
- 如果家裡的位置在四樓或以上,千萬不要冒險「跳樓逃生」、游繩逃生、撕被子當繩子!就算特別在裡裝置了那種「緩降繩」設備,但肯定從預先演練過,在濃煙漆黑慌亂中,難保使用不當而增加風險!時刻記著你不是「逃生」,「求生」才是正確!《編審有話兒》估算大多被逼「跳樓逃生」的死傷者,就是在情急中不慎把家裡的大門、房門、窗子打開,讓急速的對流空氣,驅動猛烈的火燄捲入,而演變成無路可逃!在高溫難耐下,只能攀出窗外,急亂中墮樓死亡!
- 平日在每間房中常備至少一卷「布質牛皮膠紙」,因為黏力強,能隨手撕貼、瓶樽水兩枝。危急既然危急留守房中,最後一步是用牛皮膠紙把房門門縫封死,阻止濃煙進入;而額外的瓶裝水再把額外的衣物弄濕,塞於房門最底下,能盡量拖長求生時間,直至救援人員到達。
這一篇是告訴大家關上房門才開窗的緊要性!下圖是香港一層樓宇起火後的實況。火源在第三樓層。濃煙沿著樓梯攻陷了四樓。上層有一個單位是劏房,其中一個劏房將住戶首先發現了火警,慌亂開門逃生,沒有關上房門。
隔壁卻因為戶主不在家,房門一直關上。煙火沿著樓梯攻上四樓的劏房。仍打開房門的劏房。災後留下整個房間被煙薰的遺痕;而隔壂卻因為關上門,變乎看不見有任何火後的痕跡。
大家實在不用太擔心,就算是最普通的木門,至少也能抵擋半小時而不會被火燒破!保持鎮定與救援人員聯絡,半小時已經足夠讓他們破門!要知道當救援人員抵達你的樓層,第一是控制火勢;就算還沒把你救離災場,你的「危急」實際卻已經消緩大半了!

超3000字的全文是《編審有話兒》整理資料後親寫,絕非Copy人家帖文,所以這麼長的文章,仍只能把最極端的危險的狀況略加說明。那遇上其他情況呢?甚麼情況應該逃跑?或留守?逃跑是向上?還是向下?除上述的緊急情況外,如何留守才能爭取最多的時間,直到救援人員抵達?只能在下一篇再詳述了!
11.9.2021《編審有話兒》
若你喜愛這篇文章,請給編審有話兒專頁一個like,衷心感謝
※※※※